新闻中心
为什么国家和企业都要把握住碳中和?
来源: | 作者:上海海悦 | 发布时间: 2022-06-10 | 401 次浏览 | 分享到: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多家机构认为,2021年将是碳中和赛道“爆发式增长”的一年。面对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国家明确“30·60”双碳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背景下,我们的行动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低碳/脱碳行动不仅导致战略性行业产业链的重构,冲击现存的经济体系,绿色低碳、绿色生活成为未来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碳中和不仅是“减减排”,还涉及巨大的产业投资,并已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重要的驱动力。全球碳市场方面,全球碳市场的交易规模首次达到约7600亿欧元。而中国在2021年7月启动全国碳市场,正处于发展初期,但未来潜力巨大。

  过去10年,中国一直是能源转型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我们的装备制造、装机发电和相关领域的专利数,均位列全球第一。这让我们有底气提出“双碳”目标。此外还有绿色金融。2021年,全球发行绿色债券的规模首次突破6000亿元美元,是2020年的两倍多,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绿债发行国之一,在国际上获得了“from zero to hero”的赞誉。

  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现代化时间更短,因此我们的“双碳”压力更大——发达国家从现代化起步到实现碳中和,共需要200-300年时间,而中国若按时实现碳中和,要将这一时间压缩到70-80年。这意味着我们低碳转型的进程和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一样,是压缩式的。


一、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1、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和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

“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的增长,“十五五”时期要逐步减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发展绿色氢能。2030年要建成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工业电动交通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

遏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盲目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绿色制造体系

3、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设施

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净零能耗、低碳建筑,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绿色低碳理念,建设低碳智慧型城市和绿色乡村。

4、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优化运输结构,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发展电动氢燃料电池等清洁零排放汽车。要建设加氢站、换电站、充电站。

5、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污染排放脱钩,减缓气候变化的治本政策,加强相关领域的立法,坚持生产责任延伸制度,推动静脉产业、动脉产业的发展,鼓励推广再制造,建立完善让所有参与方都能够受益的方式。

6、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研究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智能电网、储能、绿色氢能、电动和氢燃料汽车,实现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发展资源循环利用链接技术,具有推广前景的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

7、发展绿色金融

以扩大资金支持和投资,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二、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要求下,需要大力发展低碳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低碳能源中比较代表性的就是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氢能、可燃冰和页岩气等。

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背景下,推动能源革命既要立足眼前,满足现阶段的能源安全需求、配合抵达能源消费峰值,又要放眼长远,积极开启指向碳中和目标的机制创新、技术探索,探索从规模发展向技术进步转型的能源治理体系,以治理体系转型带动能源低碳转型。

三、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

想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从源头上讲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减少碳的排放,二是增加碳的吸收。

前者就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减少会产生温室气体的行为,比如少烧煤或者提高煤的利用效率,多用绿色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

后者就是多植树造林打造绿色生态环境,众所周知植物在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总体来说达到降低碳排放的作用。

四、未来碳中和的发展阶段

未来,我们会经历三个阶段:

未来15年内是达峰平台期。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遏制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势头,高质量实现中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和碳排放的拐点;

2030年-2035年时深度脱碳期。在这一阶段,我们平均每5年就要减少5亿吨碳排放,这差不多是德国全国的碳排放,挑战非常之大;

2050年后,我们会进入源汇中和期。因为有20%左右的碳排放很难用技术实现减排,因此这个阶段我们要部署大量负排放技术,逼近碳中和。

如何在不牺牲发展和生活品质的前提下解决碳中和的问题呢?技术和产业创新是唯一的途径。

总之,碳在价值传递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大量创业机会。新的技术在不断涌现,在各自功能的前提下,从技术的角度一定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在商业的角度,哪条路线能走到最后,还要看该技术是否具备经济性。

 

文章来源:碳环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